2019年12月3日,三只松鼠2019年全渠道成交額破百億大關,成為休閑食品領域首家年銷量突破百億元的企業。
在過去,中國休閑食品90%以上企業都是10人規模以下的小微企業,大企業較少。進入“百億俱樂部”,意味著三只松鼠能夠更加引領創新,打破休閑食品行業小、散、亂的格局。
三只松鼠品牌公關總監殷翔表示,公司未來10年戰略,將圍繞“十字方針”展開——“質高價優、新鮮、豐富、便利”。
“有速度、有質量”的100億元
從創業開始,“松鼠速度”一直讓業內驚嘆。
2012年,36歲的章燎原帶領幾名年輕人投入電商,創立三只松鼠。
從第一聲“主人”到果殼袋、開口器、封口器、濕紙巾,萌萌的松鼠形象、超預期服務加上過硬的產品品質,俘獲了無數消費者。
創立7年來,三只松鼠累計銷售堅果產品超過300億元。自2014年起,連續六年位列天貓商城“零食/堅果/特產”類目成交額第一名。
2018年5月“中國品牌日”,人民日報評選產生最受公眾歡迎的中國品牌榜,“三只松鼠”榮登最具潛力榜,被譽為“下一個國貨領頭羊”。
2019年7月12日,成立僅七年的三只松鼠穩步走進深交所,成為“國民零食第一股”。
2019年“雙十一”,三只松鼠全渠道實現銷售額10.49億元,引起福布斯、路透社、彭博社等國際傳媒巨頭的關注,被視為“中國品牌崛起的典范”。
截至2019年12月12日,三只松鼠每日堅果全渠道年銷售額突破10億,成為該品類首個年銷破10億的品牌。
如今,又一個“第一”誕生了。
截至當年12月3日,三只松鼠全渠道年銷售額突破100億元,成為國內休閑食品行業首個年銷售額突破百億的品牌。
達到這一成績,并不容易。
中國食品界百億規模以上的企業不少,如伊利、康師傅、農夫山泉、海天味業等等。但休閑食品企業達到這一規模的,三只松鼠是第一家,而且僅用了7年。
這是“有速度”的100億元,也是“有質量”的100億元。
從品類看,三只松鼠實現了從堅果品牌向全品類零食品牌的轉變。
從最初的高毛利堅果零食起家,三只松鼠現已形成堅果、果干、烘焙、肉食四大核心品類,向消費者提供近600款SKU,實現了全品類覆蓋。
其中,芒果干、酵母面包以及近期推出的新品紙皮核桃、桑葚干、輕格華夫餅、甜辣鴨系列等產品均備受消費者喜愛。
從品質看,進一步提升了“新鮮度”。
人類自古對食物的需求,最好是現摘現吃、現做現吃。過去,三只松鼠產品從出廠到消費者手中大約需要30-40天時間,這已是行業的領先水平。
如今,三只松鼠進一步提升周轉率,確保消費者收到的產品距生產日期在一個月以內。未來,三只松鼠計劃將這一時間進一步壓縮,甚至實現“隔日達”。
從業態看,誕生于天貓的三只松鼠,已完成了線上線下結合的全渠道布局。
在線上,三只松鼠天貓線上市占率幾乎等于其他休閑食品品牌第二、三名之和。
在線下,截至2019年12月31日,以品牌、體驗為目的的松鼠投食店達108家;能更便利地觸達用戶的松鼠聯盟小店達278家。
從用戶看,擁有大量“未來消費主力軍”。
目前,僅天貓旗艦店便擁有超3400萬粉絲。而且,其中有大量年輕、追求品質的中產階級,這些都是未來消費主力軍。
以產業聯動引領行業變革
三只松鼠年銷售額突破100億元,對于休閑食品行業也有著特別的意義。
中國休閑食品行業一直都是小微企業居多。
原因在于,過去在休閑食品產業鏈上,前端的種植、中端的制造、后端的商貿流通是分隔的。加上中國地域廣闊,產業間的聯動遠遠不夠。
然而,今天的消費,不僅是生產能力驅動的,更是消費需求驅動的。任何企業如果不與上下游聯動,不去貼近消費者,不去迎合消費升級趨勢,一兩次做出了受歡迎的東西是運氣。如果一直做,最終一定會遇到大坑。
正因如此,休閑食品行業小、散、亂局面長期難以破局。
如何實現休閑食品行業的整體蛻變?近年來,以三只松鼠為代表的創新者不斷出現,改變了行業,也壯大了自身。
第一個創新之處,是不再“自產自銷”,而是從商貿流通環節切入,將種植、制造、流通環節進行融合,促進產業聯動。
具體分工是,三只松鼠主要從事研發、采購、銷售和運營業務,在原料種植養殖及產品生產加工環節,則與全國各地的種養殖基地、加工廠合作。
該模式,恰恰符合消費升級及產業發展趨勢——作為貼近市場、更懂消費者的商貿流通企業,三只松鼠有組織、有計劃地推動產業鏈升級。
舉個例子,“研究消費者需求”這句話幾乎每個企業都會掛在嘴邊,但真正擁有一套有效方法的企業并不多。
“很多人天天在研究用戶需要什么,其實用戶是很難被研究的。我們研究的,是其他企業給消費者提供了怎樣的產品和服務,只要超過它們,就是超過了消費者的預期。”殷翔說。
第二個創新之處,是在現階段采取“重規模、輕利潤”的打法。
有了規模,才能迅速占領市場,降低成本。更重要的,有了規模之后,才能以“規模化的創新”,促進整個行業的進步。
譬如,基于數字化供應鏈的效率優勢,三只松鼠能做到在原材料暴漲的情況下,保持銷售端價格不變甚至下降。
如爆款產品豬肉脯,銷售價格通過供應鏈管理價格上漲控制在15%以內;每日堅果原材料成本上漲20%,三只松鼠銷售價格反而下跌5%。
進入“百億俱樂部”,意味著三只松鼠能夠更加引領創新,去打破休閑食品行業小、散、亂的格局。
“三只松鼠率先突破百億,將提振整個行業士氣,促進行業發展。”江南大學食品學院副院長、江蘇省食品科技學會秘書長王周平說。
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休閑食品加工技術分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、中國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果蔬首席科學家畢金峰則表示,百億規模企業的出現,可能會帶動生產制造類企業的進一步專業化,以及銷售類企業的橫向整合。
數字化賦能供應鏈
模式創新,支撐起了三只松鼠百億規模。如果進一步探究是哪些因素支撐了創新,那么,最核心的答案,則是“數字化供應鏈平臺”。
對于提出“不請代言人、不過度設計包裝、不盲目定高價、不投放高額硬廣、不高高在上”的三只松鼠而言,數字化供應鏈平臺聽起來挺“樸實”,但也確確實實地切入了行業痛點。
國內休閑食品行業數字化進程一直相對緩慢,但三只松鼠在這一領域已早有布局。早在2015年,三只松鼠便投入上千萬元自主研發了“云品控平臺”。
該系統最大功能,是加強了三只松鼠與整個產業鏈合作客戶的信息流通,讓消費端數據能回流生產端,讓供應商“聽得見炮聲”,根據市場變化隨時改進工藝。
“雖然不是自己的工廠、自己的基地,但我們通過數字化技術把每一個環節都進行連接,可記錄。”殷翔說。
夏威夷果就是個典型案例。
“產品很好吃,但是不好剝殼!”在三只松鼠云品控平臺上,這曾是消費者對夏威夷果最多的負面評價。
如何解決?三只松鼠團隊結合夏威夷果殼的弧度特性絞盡腦汁,最終發明了弧形鋸,能將果殼上的切口由180度擴大到300度,且不影響果仁的完整性。
此舉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,配合松鼠贈送的開果器,一下子解決了剝殼痛點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對于這一創新三只松鼠并未藏私,而是申請專利后開放給全行業使用,名副其實地發揮了“平臺”作用。
而針對消費者反饋的其他問題,三只松鼠還組織專人對夏威夷果進行配方調整,并聯合中國科技大學研發利用高光譜技術去發現壞籽并進行剔除。
對于傳統企業來說,一款新品自市場洞察到生產制造要歷經18個月。如此長的時間周期,錯過的可能不僅是一款爆品,更可能是品類開拓的機遇。
三只松鼠能根據消費者反饋追溯上游,快速反向定制符合市場需求的產品。最終結果就是能在40天完成自用戶洞察到產品上線,繼而推陳出新。
有增,自然也有減。
三只松鼠能根據數據分析,剔除同質化程度高,或及不符合健康趨勢的產品,新增在概念、原料、工藝等方面有創新有競爭力的產品。
從匯集海量數據,到數據全鏈路回流,再到深度運營數據倒逼生產……在三只松鼠,類似案例還有很多。
2018年,章燎原帶領員工拜訪了20多家食品生產企業,與工廠端建立了聯系,將原本規模小、業務分散、同質化高的食品生產企業聚合在一起。
如今,三只松鼠將中央品控平臺升級為數字化供應鏈平臺,實現了全產業鏈的數字化。
人民日報、華爾街日報等在內的國內外頂尖媒體都評價松鼠為“下一個國貨領頭羊”、“中國品牌崛起的典型”。在三只松鼠看來,要當好“國貨領頭羊”,需要具備“做好用戶需求洞察”的能力。如今,通過數字化系統及系列體制機制創新,三只松鼠能有效用戶需求洞察,縮短從工廠到消費者的距離,實現對原料端、生產端、渠道端、消費端的高效把控。
值得注意的是,長期外界對于三只松鼠在生產環節的代工模式褒貶不一。實際上,這一觀點本身有待商榷。
“代工模式沒錯,代工企業中不可能沒有質量管理,iPhone就是代工的。實際上,代工分解了生產成本、能耗壓力,提高了生產效率和規模,有利精準于質量管控的實現,是實現效益、利潤提升的重要方式。”畢金峰說。
“后百億”時代的挑戰:增長、管理、責任
對于“后百億”時代的三只松鼠而言,推動有速度、有質量的進步是個“不間斷”的過程。就如章燎原所說,“未來還有增長、管理、責任等更大挑戰等著我們。”
圍繞增長,三只松鼠提出,要進入全球500強,做到千億規模。
瞄準千億目標,線上、線下都有機會。
由于高沖動、非目的性消費的特征,國內休閑食品線上人群滲透率約為19%,遠低于護膚品(35%)、化妝品(27%)、嬰兒奶份(22%)等快消品。
目前,三只松鼠在天貓和京東的滲透率為11.87%和5.57%,仍有很大提升空間。
線下,則推進直營和加盟,重視松鼠聯盟小店的拓展。
三只松鼠線下包括投食店、松鼠聯盟小店、零售通等分銷和團購渠道。投食店定位于品牌宣傳,小店定位于觸達更多消費者,零售通等定位于傳統渠道鋪貨。
2020年,松鼠聯盟小店的目標是1000家店,屆時將初步達成“點線成面”的規模效應;2025年開店目標是1千家投食店,1萬家松鼠聯盟小店。
其中,松鼠聯盟小店本質是“賦能”——公司對松鼠小店給予很多支持和幫助,如為解決流動資金不足,給予店長融資50萬元;成立城市戰隊,全程幫扶店主;優化物流,最快4小時達;未來將開放一人多店以及“縣城承包制”等措施。
這些,都決定了聯盟小店自誕生之日起便與眾不同。在三只松鼠品牌勢能加持下,吸引了數萬意向加盟者,目前仍以每周500人次的速度在增加。
“十年沖千億,平均年增長率近30%,不容易,也不是不可能,要看具體公司戰略的實施和達成度。”畢金峰說。
管理升級,也符合百億企業的發展規律。
“創業企業必然有一個紅利期,有紅利時,有沒有管理體系不重要,把價值觀做好,往前沖就行。但紅利期走完時就要進入管理期,這時就得看管理體系是不是很牛了。”殷翔說。
下一步,三只松鼠將繼續強化供應鏈管理,計劃聯合加工環節合作伙伴共建“聯盟工廠”,實現全流程的質量監控、數字化訂單、制造倉儲一體化。
聯盟工廠的核心,是“讓零售和制造一體化”,實現數字化的重構。
“我們計劃在無為園區打造中國首個‘新制造園區’,會讓20個不同品類的合作伙伴集體入駐園區,由他們經營,我們來統籌。”殷翔說。
通過園區,三只松鼠將進一步縮短貨物到顧客手中的速度。
那時,近一百個產品生產出來直接到傳輸帶上,通過倉配直接觸達消費者家門口的松鼠聯盟小店。顧客吃到的,可能就是前一天生產的產品。
在管理方面,南昌大學食品學院教授黃贛輝建議,為鞏固三只松鼠的行業領導地位,還必須控制不可復制的模式,“比如在原料資源方面形成獨特優勢。”
責任,則體現在消費者、員工兩個層面。公司之所以叫公司,這個“公”字就是其社會責任的體現,公司越大,責任越大。
民以食為天,食以安為先。三只松鼠一端連接著數百供應商,一端連接著上億消費人群,筑牢這道安全防線,責任重大。
目前三只松鼠內部成立了一級質量中心,下設供應商質量管理、自有工廠質量控制、物流倉儲質量管控、線下門店食品安全管理、專業檢測、質量標準及數字化管理等六大職能板塊。
據了解,下一步三只松鼠將不斷補缺升級,不斷完善優化質量管理體系。
針對員工,三只松鼠希望把公司打造成一個育人的平臺。
“要成就人才,才能通過人才的力量驅動組織走得更遠。公司建立了一個500強的愿景和使命,本質不是去追求這個結果,本質是要由這些事去培養人,因為所有的事都是‘因人而成的’。”殷翔說。




微信客服